找到相关内容6880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台湾高僧参加虚云和尚圆寂五十周年纪念法会

    新华网南昌11月15日电(记者 沈洋)虚云和尚圆寂五十周年纪念法会日前在江西永修县云居山真如禅寺举行,台湾佛光山寺住持心培法师、台湾中台禅寺佛学院院长见桅法师、台湾慈光寺住持惠空法师等三位高僧应邀前来参加纪念法会。 虚云和尚生于1840年,1959年圆寂于永修县云居山真如禅寺。他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坐拥十五道场,中兴六大祖庭,兼承五宗禅门,被誉为“中国近代禅宗泰斗”。...

    佚名

    |佛教新闻|台湾|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11/16385193942.html
  • 《起信论裂网疏》思想探微

    真心系思想作出抉择与改造,使之在教理上与唯识宗实现融通调和,智旭作《起信论裂网疏》目的即在于"剖尽两宗迷执"3,实现《起信论》与唯识宗的调和4。  真如与本觉义理之简别  《起信论》与唯识宗一个主要区别在于二者对真如概念的理解截然不同。在唯识宗那里,真如指无为如性理,它指称圣智所证超越的形而上境界,真如"凝然不作诸法",因它不是实体形态的自性清净心,而《起信论》所讲的真如则是指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含...

    单正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35260449.html
  • 《起信论料简》驳议(二)

    上来已述缘生义,自下别述法性义。  问者曰:所谓法性者何耶?答曰:即诸法真如实性,所谓无为法是也。虽然如前所言,一切诸法皆从缘生,非一非常,如幻化等,更有何法可名真如?更有何性可名实性?更有何法得称无为?是故欲明真如,即当破此真如,欲知法性,即当知诸法无性,欲知无为,即当知无是无为。以是义故,清辩菩萨掌珍论云﹕真性有为空,如幻缘生故,无为无有实,不起是空花。有为虽空,犹如幻起,无为无实,乃同空花...

    守培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65440545.html
  • 《大乘起信论》的功夫理论与境界哲学(2)

    即为成佛修证之历程。  第三节:由薰习作用使众生在现象世界流转的主体境界结构说明  以下说薰习作用中之真如、无明、业识、六尘之作用义。[[33]]  在现象世界之众生,皆有成佛之可能,然其仍在生灭世界中,乃以其主体心意识境界而为升降之作用,此升降作用以心意识净染状之改变而为升降,此改变作用即因薰习力故,薰习力依真如无明两路分别皆有作用,以众生心在净染升降中而有一切现象世界诸事项,对此可以心薰习作...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90467298.html
  • 道听途说:日本王子赴唐朝求法内幕揭秘

    太子之位,遂削发为僧,拜在密宗高僧空海门下,法名真如,故称真如法亲王,又称头陀亲王,头陀就是苦行僧的意思。所以,《杜阳杂编》和《旧唐书·宣宗本纪》中记载的日本王子,应该就是真如法亲王,只是记载的年份有误。 日本史籍《头陀亲王入唐略记》对其入唐有详细记载。该记由陪伴真如法亲王入唐的伊势兴房撰著,正文从公元861年3月日本天皇敕许亲王入唐起笔,写到公元865年6月归国,以日记方式记录了真如法亲王入...

    佚名

    |朝圣|日本佛教|入唐求法|道听途说|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471474595.html
  • 答起信论唯识释质疑

    ──十五年作──   王君恩洋,对于起信论唯识释,摄为二义,一者、对于起信论立论依据之审定,二者、对于真如含义之解释──以质其疑。设难扼要,立语谦冲,不可无答。先总答之:   一、菩萨造论之宗点虽立...如一名不含正智义,或此义有他名──若真如用别名正智,然观起信中之此名,可与唯识书中何名何义相当,即引彼之名义以释此名而显示其隐含之义。故观起信中真如一名之含义,当唯识书中何等之名义用为诠释,非定令所引...

    太虚大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52243058.html
  • 略论佛教中对实相的体认(八)

    一心开为二门,心真如门及心生灭门,这也有似于印度佛教中的法性与法。但《起信论》中却并不是如此,心真如门中的真如并不是法性,而是绝对的本体。真如又分为离言真如和依言真如,离言真如真如自体而言,由于是绝对本体,便是绝待的,因此便下可言说。依言真如是对真如自体强言表诠的意思,又有两种意义,一者“如实空”,二者“如实不空”, “如实空”是就真如自体远离一切虚妄境界而言, “如实不空”是说真如自体具足...

    吴淑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15265674.html
  • 佛教“无明”观念探析

    佛教“无明”观念探析  作者:张理峰   摘要: 通过分析《大乘起信论》中的两个比喻,即“水风之喻”和“香熏之喻”,文章探析了无明与众生心的关系,指出了无明的具体内涵;通过分析无明与真如之间的相互“熏习”,揭示了无明与真如的关系实质。《大乘起信论》中无明与真如关系的建构模式,在后来中国哲学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深化和拓展,也显示出其重要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 无明; 真如; 熏习   《大乘起信...

    张理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53169748.html
  • 《起信论》“一心二门”的思维模式

    《起信论》显示大乘正义,提出一心二门理论:   显示正义者,依一心有二种门。云何为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此义云何?以是二门不相离故【《大乘起信论》,《大...,指生死流转的现象,有生有灭,刹那变化;二、真如门,即开出清净法界门。   所谓“心真如”,就是“心性”的“不生不灭”。从不生不灭义来说,就是真如义;从诸法理性说,一切法平等,超越言说、文字、心缘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44853429.html
  • 《大乘起信论》的核心义理架构及对大乘各宗派的影响

    生灭和合成阿黎耶识”之说,这是如来藏说的思想体系含摄了生灭世界的展开的唯识思想的课题,也含摄了“真妄和合说”。“一心开二门”指的是众生心开出生灭门与真如门,此中更有一心二门三大(体相用三大)之基本结构,...,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体故。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所言义,则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95055916.html